ENVI Services Engine企业级遥感应用场景
分享
基于ENVI Services Engine部署的遥感应用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终端(如桌面端、移动端、网页端等)对影像进行复杂的、耗资源的运算,可以随时随地按需获取影像空间数据和信息,提高数据应用效率。
1 按需、在线获取影像信息
这种应用模式是将复杂、专业的遥感模型部署到服务器,数据可以和模型统一部署在同一个服务器端,也可以来自其他中间件提供的服务,如ArcGIS For Server。如在环境监测中,常用遥感手段监测水质,一般流程是对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在预处理基础上生成初步的影像光谱指数,结合野外采集的水质实测数据,构建水质反演模型,制作水质监测专题图及报表并发布结果。由于水质监测时间周期要求较高,传统图像处理模式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流程。我们把基于Web的在线影像分析技术应用到这个流程中,将数据和水质反演模型定义为一个工作流,部署在服务器端,最终用户访问Web应用网站,选择水质反演模型、时间、专题图的分级标准和颜色配置等参数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客户端提交的参数执行工作流,并把结果传递到客户端展示,用户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水质的监测并得到结果。类似的应用还包括旱情监测、农作物监测、大气环境监测、自然灾害监测(森林火灾、洪灾、地震等)等。
如图是一个植被覆盖度在线计算的实例,通过空间范围查询某一地区覆盖的影像数据,然后选择自己所需时间范围内的影像,单击植被覆盖计算功能,最终结果显示在地图上,还可以下载结果图像。
图1 按需、在线获取植被覆盖度信息
2 高效的进行影像处理
ENVI Services Engine提供了一个健壮的、可伸缩的负载均衡机制,支持并行处理和分布式处理。如大批量获取的资源三号影像数据,我们需要进行解压、正射校正、6°夹角校正、融合、镶嵌等预处理,这是一项非常耗时和耗力的工作。
基于ENVI/IDL可以很容易的开发相应的遥感功能,并部署到ENVI Services Engine中。我们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大批量获取的资源三号影像数据处理中,相比单机处理方式,处理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并且可以通过Web客户端在线进行操作。
如图所示为Web客户端,服务器为普通的PC机(8核2.4G主频CPU、8G内存、机械硬盘),完成4对标准景、7.36g大小的数据处理,即4景5.8米多光谱图像,4景2.1米全色图像,处理步骤包括自动解压、正射校正、自动几何校正(6°夹角)、融合和重叠区裁剪、图像镶嵌,总共处理时间为59分钟。
图2 大批量资源三号/高分一号影像处理系统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4b1e9d0102uy8u.html
1 按需、在线获取影像信息
这种应用模式是将复杂、专业的遥感模型部署到服务器,数据可以和模型统一部署在同一个服务器端,也可以来自其他中间件提供的服务,如ArcGIS For Server。如在环境监测中,常用遥感手段监测水质,一般流程是对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在预处理基础上生成初步的影像光谱指数,结合野外采集的水质实测数据,构建水质反演模型,制作水质监测专题图及报表并发布结果。由于水质监测时间周期要求较高,传统图像处理模式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流程。我们把基于Web的在线影像分析技术应用到这个流程中,将数据和水质反演模型定义为一个工作流,部署在服务器端,最终用户访问Web应用网站,选择水质反演模型、时间、专题图的分级标准和颜色配置等参数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客户端提交的参数执行工作流,并把结果传递到客户端展示,用户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水质的监测并得到结果。类似的应用还包括旱情监测、农作物监测、大气环境监测、自然灾害监测(森林火灾、洪灾、地震等)等。
如图是一个植被覆盖度在线计算的实例,通过空间范围查询某一地区覆盖的影像数据,然后选择自己所需时间范围内的影像,单击植被覆盖计算功能,最终结果显示在地图上,还可以下载结果图像。
图1 按需、在线获取植被覆盖度信息
2 高效的进行影像处理
ENVI Services Engine提供了一个健壮的、可伸缩的负载均衡机制,支持并行处理和分布式处理。如大批量获取的资源三号影像数据,我们需要进行解压、正射校正、6°夹角校正、融合、镶嵌等预处理,这是一项非常耗时和耗力的工作。
基于ENVI/IDL可以很容易的开发相应的遥感功能,并部署到ENVI Services Engine中。我们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大批量获取的资源三号影像数据处理中,相比单机处理方式,处理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并且可以通过Web客户端在线进行操作。
如图所示为Web客户端,服务器为普通的PC机(8核2.4G主频CPU、8G内存、机械硬盘),完成4对标准景、7.36g大小的数据处理,即4景5.8米多光谱图像,4景2.1米全色图像,处理步骤包括自动解压、正射校正、自动几何校正(6°夹角)、融合和重叠区裁剪、图像镶嵌,总共处理时间为59分钟。
图2 大批量资源三号/高分一号影像处理系统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4b1e9d0102uy8u.html
0 个评论
相关问题
- 安装完arcgis10.3后,为何没有Envi tools这个工具箱?
- 做出一副遥感影像图,需要哪些准备工作?
- ENVI中Image to Map中X/Y Pixel Size的参数如何设置?
- Engine许可使用注意事项
- Arcgis10.4 创建企业级地理数据库 “用户不具有创建数据库对象的必要权限 ”
- Engine中如何判断两个要素类的空间参考是否是同一个?
- 遥感影像解译,如何更好的识别地物类型?
- Engine调用GP工具的两种方式的用法
- 按照Engine+开发手册ArcEngine_10.0_C#二次开发编写的鹰眼的代码,运行时鹰眼不显示!
- portal for arcgis 1031使用管理员角色创建的3d场景怎么没有发布功能?
- 在arcgispro里面创建并共享场景图层包,在online里面发布查看报一下错误,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