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cape中SAR数据的地理编码和辐射定标

0
分享 2016-06-14
SAR系统观测到的是电磁波入射地球表面后反射(后向散射)的雷达脉冲的强度和相位信息。这个信息编码到雷达坐标系统下,即斜距坐标系,被记录下来。在一些应用中,需要将SAR数据从斜距坐标系转到地理坐标系。这个过程就是SAR数据的地理编码(Geocoding)。

图 SAR数据地理编码示意图
雷达传感器测量的是发射脉冲和接收信号强度的比,这个比值称为后向散射。经过辐射定标的后向散射强度信息,不受SAR数据观测几何(不同SAR传感器或不同接收模式)的影响,相当于归一化到同一标准下,可以进行对比和分析。这个过程就是SAR数据的辐射定标(Calibration)。
根据雷达方程,SAR数据辐射定标的公式为:

公式中:
P<sub>d</sub> ——传感器接收到的后向散射强度
P<sub>t</sub> ——传输功率、 P<sub>n</sub> ——附加功率 、G <sup>A</sup> ——透射和接收天线增益
G <sup>E</sup> ——雷达接收器的电流增益 、G<sub>p</sub> ——处理器常数、R ——距离传播损耗
θ<sub>el</sub> ——天线仰角、θ<sub>az</sub> ——天线方位角
L ——大气(La)和系统(Ls)的损耗 、A ——散射面积
总的来说,SAR数据的辐射定标参数包括:散射面积(A)、天线增益(G<sub>2</sub>)和距离传播损耗(R<sup>3</sup>)。
为了得到定标所用到的几何参数,需要输入DEM文件,所以在SARscape中,地理编码和辐射定标的操作是在同一个工具中完成的,在地理编码的时候可以计算出定标参数。
定标结果是无量纲的(单位是linear),由于后向散射的量级都比较小,实际工作中便于分析往往会转成dB的单位,如果要输出dB为单位的定标结果(10*log10 of the linear value),可以选择相应单位的定标结果输出。
定标结果一般采用以下命名:
  • Sigma——后向散射系数,就是通常说的散射体反射回来的雷达强度,单位是dB
  • Gamma——用入射角归一化的后向散射系数
  • Beta——雷达亮度(反射率)系数 要输出某个形式的后向散射系数,也可以通过地理编码时的参数设置实现。

下面以Sentinel1数据为例,说明SAR数据地理编码和辐射定标的操作
第一步,打开/SARscape/Basic/Intensity Processing/Geocoding/Geocoding and Radiometric Calibration工具。
  • 数据输入(Input Files),输入哨兵1的强度数据_slc_pwr。可以输入任何需要地理编码的数据,软件默认的筛选条件是_pwr、_gr、_slc、_fil,如果需要做地理编码的不包含这些后缀,选择*.*。
  • 可选文件(Option Files),控制点文件和散射范围文件。
  • 投影参数(DEM/Cartographic System),输入DEM文件或投影信息提供地理编码的坐标系信息。若是输入DEM数据,最后输出结果默认以DEM投影参数为准。如果不输入DEM数据,则设置Output Projection。
  • 参数设置(Parameters)面板,主要参数(Principal Parameters) [list] [*] 像元大小(X Grid Size):20
  • 像元大小(Y Grid Size):20
  • 辐射定标(Radiometric Calibration):是否进行辐射定标,选择True就是进行辐射定标。
  • 散射面积(Scattering Area):选择辐射定标的话,该参数激活。散射面积用于辐射定标,有两个选项,Local Incidence Angle是运算快,对地形起伏大的区域,精度低一些;true area方法运算时间长,精度高。默认的是Local Incidence Angle的方法。
  • 辐射归一化(Radiometric Normalization):是否进行辐射归一化,选择True就是进行辐射归一化,要在下面设置归一化的方法。默认为False。
  • 辐射归一化方法(Normalization Method):提供两个辐射归一化方法,Cosine correction方法是后向散射变异系数只在距离向做补偿;Semi-empirical correction方法是后向散射系数变异系数既考虑了距离向也考虑了地形条件。选择辐射归一化不选择,该参数激活。
  • 局部入射角校正(Local Incidence Angle):是否生成每个像元的入射角文件。默认为False,不生成。
  • 叠掩/阴影处理(Layover/Shadow):是否生成叠掩/阴影区域的掩膜文件,默认为False,不生成。
  • 生成原始几何(Additional Original Geometry):是否生成斜距或者地距的定标结果。默认为False,不生成。
  • 输出类型(Output type):定标结果的输出单位,默认为Linear,可以选择dB,或者两者都输出
图 地理编码的主要参数设置 [/*]
[*] 输出文件(output files),输出路径和文件名,默认自动添加了_geo后缀。 [/*]
[/list]
单击Exec执行。完成后,结果在ENVI中自动加载并显示_slc_pwr_geo数据,拉伸方法选择SARscape。

图 地理编码和辐射定标的结果
如果选择了辐射定标,查看_geo数据的DN值,就是sigma后向散射系数,默认得到的是linear的值。

图 得到的sigma后向散射系数
默认的辐射定标的结果是sigma,如果要得到gamma或者beta,在Geocoding和Radiometric Calibration面板中的参数设置,选择Other Parameters参数,设置相应的定标结果。

图 选择其他定标结果
如果设置了gamma 或者beta的定标结果输出,处理得到的数据就会带有_sigma、_gamma、_beta的标识。

图 三种定标结果输出
如果辐射定标的结果在后向散射很大的区域存在NaN值,说明该像元的后向散射系数超过了软件设定的阈值,可以在Geocoding和Radiometric Calibration面板中的参数设置,选择Other Parameters参数,将Max Value in Calibration参数调大。默认是5。

图 设置辐射定标最大值的阈值
数据中若存在海域,如果海域区域的定标结果为NaN,原因是地理编码和辐射定标时使用的参考DEM中海域没有值,这种情况下,如果研究区是海域区域,在参考坐标系中,使用平均椭球体高程即可。如果研究区不包括海域区域,则不予处理。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4b1e9d0102xc64.html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