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Esri开发竞赛ENVI组作品欣赏——“干旱区融雪性洪水汇流模拟系统”

0
分享 2016-06-05
作品单位:石河子大学 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小组成员:王 辉
指导教师:刘海隆
获奖情况:三等奖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 ... .html
  1. 系统概述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积雪融水灾害频发。由于干旱区水源主要来源于山区,因山区地形复杂、海拔较高,使得水文、气象数据获取困难,如何利用遥感空间数据等手段为依托,以GIS为平台,利用能量平衡原理和水量平衡原理实现无资料区的积雪监测,对干旱区的水资源管理与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建立符合干旱区特征的分布式融雪性洪水模拟系统,模拟融雪产流、截留损失、蒸散损失和流域汇流的全过程,为区域社会经济、生活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为防洪减灾、水资源科学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保障,将DEM、GIS、RS等现代地理学的先进技术引进到模型结构中,为融雪灾害的预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本系统主要功能针对干旱区融雪性洪水汇流模拟展开,主要包括能量法融雪模型、SCS曲线损失模型、Priestley Taylor蒸散发损失模型和逐栅格汇流模型。通过能量平衡和水量平衡原理,对融雪性洪水的演变过程实现二维空间模拟、实现了融雪产流、截留损失、蒸散损失和流域汇流的流程化结合。
二、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基于ENVI/IDL和ArcGIS Engine开发实现。
功能设计:基础功能包括查询、导出地图和数据处理;专业功能包括能量法融雪模型、scs曲线损失模型、Priestley_Taylor蒸散发损失模型和逐栅格汇流模型。
  1. 系统关键技术


传统方法中用于计算融雪径流的度日因子是一维的数值,本研究拟采用能量法融雪模型,实现空间融雪量的计算,并结合遥感数据、地理数据和气象数据,用实测数据校正模型,来构建二维融雪径流模型,实现融雪径流的空间分布;基于栅格尺度的分布式融雪径流模型,实现了和RS以及GIS技术的高度耦合,由分布式栅格融雪过程到分布式栅格产流过程,最后是基于GIS的栅格汇流过程。

图 系统界面

图 3月17日融雪量

图 截留损失模型—CN值计算结果

图 蒸散发损失模型—关系斜率计算结果

图 汇流模型—逐流域汇流量计算结果
四、系统亮点
(1)运用能量平衡和水量平衡原理,对融雪性洪水的演变过程实现二维空间模拟,具有区域特色和理论创新。
(2)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软件开发技术与3S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与水文过程的结合,是一大特色。
(3)实现融雪产流、截留损失、蒸散损失、流域汇流的流程化结合,操作简便,直观快捷。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4b1e9d0102wtav.html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