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Esri开发竞赛ENVI/IDL组作品欣赏——“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徐州市土地利用时空关联系统”

0
分享 2016-06-18
作品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小组成员:许冬,张骏鹏,张俪文,王秋玲
指导老师:谭琨,杜培军
一、系统概述
本系统基于ENVI4.8、ID8.0和ArcGIS Engine 9.3技术框架,利用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与变化监测等技术,结合GIS中的空间叠加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遵循土地利用分类精度要求,构建从影像数据输入、影像数据的预处理(校正、配准、增强处理等)影像数据土地利用分类到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分析与比较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土地利用分类信息系统。与传统的系统相比,本系统是一种更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研究区域的信息进行更全方位、综合、高效的管理,为区域的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系统基于遥感土地利用分类方法与变化监测等技术,结合GIS中的空间叠加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采用ENVI/IDL和ArcGIS Engine技术路线,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土地利用时空关联系统。系统界面美观,业务流程清晰,实现了几个业务算法,如混合像元融合、SOM监督分类、自适应变化检测方法等。
二、技术路线
1. 系统总体架构

2. 系统技术路线




三、系统截图
1. 文件模块
文件是整个系统的数据入口,包含新建工作空间、打开工作空间、保存工作空间、另存为、添加矢量数据、添加栅格数据、退出系统、更换系统皮肤等功能。


图 5数据添加与显示
2. 影像预处理模块


图6基于二介概率统计的纹理滤波
3. 影像融合模块

图7 图像融合

图8混合像元融合法及融合评价结果
4. 影像分类模块

图9绘制ROI
 
图10决策树分类结果
5. 空间分析模块

图11栅格图层叠加结果
6.土地利用情况分析模块
 
图12元胞自动机预测结果
7. 报表生成

图13系统生成的土地利用

四、系统亮点
本系统主要是在整合ENVI/IDL和ArcGIS Engine已有的功能、函数的基础上,利用强大的和灵活的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出来的,且针对土地利用分析的具体需求,简化了ENVI和ArcGIS中的部分功能,使用户操作简单明了。
(1)C#+ArcGIS Engine+IDL混合编程
(2)完善的评价功能
(3)实现土地利用情况分析
(4)实现融合效果显著提高的混合像元融合法
(5)实现操作简便的绘制ROI功能
(6)实现检测精度明显提高的自适应变化检测方法
(7)友好的用户界面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4b1e9d0100vjg0.html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