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Q: 为什么在栅格数据重投影,旋转或者剪切后比特深度增加了?

文章编号 : 28470
软件: ArcGIS - ArcEditor 8.1, 8.1.2, 8.2, 8.3, 9.0, 9.1, 9.2, 9.3, 9.3.1, 10 ArcGIS - ArcInfo 8.0.1, 8.0.2, 8.1, 8.1.2, 8.2, 8.3, 9.0, 9.1, 9.2, 9.3, 9.3.1, 10 ArcGIS - ArcView 8.1, 8.1.2, 8.2, 8.3, 9.0, 9.1, 9.2
操作系统: N/A
已邀请:

易智瑞技术支持

赞同来自:

问题: 为什么在栅格数据重投影,旋转或者剪切后比特深度增加了?
回答: 像素深度增加了是为了增加空间来存储“nodata”的值。这将允许栅格变更,例如平移或者一个掩膜应用到栅格。在新的栅格数据的边界范围内需要被赋值为Nodata,这样才能保存数据的Nodata的值。像素深度需要被增加来提供存储‘NoData’的值。这样例如移动或者掩膜才能被引用到栅格上。在新栅格的边界范围内想像素可能被赋值为nodata来保存数据值,同时保留一个合适的边界。

例如,在一个8bit的栅格中,它的值域范围为0-255。如果需要添加一个Nodata的值,比特深度必须要增加至16bit来存储nodata值,也就是第257个值。



创建时间:2005-01-05
最近更新: 2012-01-20


原文链接
http://support.esrichina.com.c ... .html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